CN | EN
CN EN
0551-68139928
麦角硫因

发现历史

麦角硫因(Ergothioneine,EGT)即巯基组氨酸甜菜碱(Thiolhistidine-betaine)化学名为2-巯基组氨酸三甲基内盐,是目前发现的唯一的天然的2-硫代咪唑氨基酸(2-thio-imdazole)。自Tanret于1909年首次从麦角菌的菌核中发现并分离得到,之后在哺乳动物的某些组织、器官中也发现了麦角硫因的分布。


1959

Melville 等在同位素标记前体的帮助下,研究了粗糙链孢霉( Neurospora crassa) 生物合成 L-EGT 三甲基铵基团的途径; 推测 L-EGT 的生物合成顺序为: 组氨酸经蛋氨酸转甲基作用合成组氨酸甜菜碱再经半胱氨酸巯基化作用合成 L-EGT。Ishikawa 等人用粗糙链孢霉无细胞提取物催化组氨酸的 α-氨基氮原子甲基化,推测 N-二甲基组氨酸甲基转移酶催化 α-N-甲基组氨酸、α-N 形成组氨酸三甲内盐。

1956-1958

Heath 和 Wildy 连续用[2-14 C]乙酸盐标签法、[35 S]标记蛋氨酸及用[2( 环) -14 C]标记组胺标签法、组氨酸标签法确认了组氨酸、蛋氨酸是合成 L-EGT 的前体。

2010

Seeback 等首次在细菌耻垢分枝杆菌( Mycobacterium smegmatis) 中解析了 L-EGT 的生物合成途径,并确定了 L-EGT 生物合成反应的酶,该途径涉及五个酶构成的酶促反应,这些酶包括 EgtA( γ-谷氨酰基半胱氨酸连接酶) 、EgtB( Fe 2 + 依赖性酶) 、EgtC( 谷氨酰氨基转移酶) 、EgtD( 组氨酸甲基转移酶) 和 EgtE( PLP 依赖性 C-S 裂解酶)。

1995

OXIS公司将巯基导入咪唑环,研发出高效、商业化的化学合成麦角硫因方法,并申请专利。

1909

Tanret 等首次从寄生于禾本植物黑麦的麦角真菌分离出 LEGT,随后在人类血液中发现 L-EGT。

联系我们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国家健康大数据产品园C2-01栋 合肥先导功能分子研究院

关注我们

  • 公司官方微信

  • 咨询留言
    如您有任何需求或疑问,请填写下列表单,我们将在4小时内给予反馈!